铁氟龙涂料(聚四氟乙烯涂料)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涂层的附着力、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,需结合基材特性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方法,并严格控制每一步流程。

一、基材预处理:确保涂层附着力的基础
基材表面的清洁度、粗糙度直接决定涂层是否会脱落,是施工的核心环节:
除油处理
目的:去除表面油脂、油污(如加工残留的润滑油、指纹等),避免涂层与基材间形成隔离层。
方法:
溶剂清洗:用酒精、丙酮、三氯乙烯等擦拭或浸泡;
碱性清洗:用热碱液(如氢氧化钠溶液)浸泡,再用清水冲洗;
超声波清洗:适合复杂形状零件,通过高频振动剥离油污。
除锈与去氧化层
目的:去除金属基材表面的锈迹、氧化皮(如钢铁的铁锈、铝合金的氧化膜),避免涂层下继续腐蚀。
方法:
酸洗:用盐酸、硫酸等溶液浸泡(钢铁件),或用硝酸(铝合金件),后用清水中和;
喷砂 / 抛丸:通过高速砂粒(如石英砂、钢丸)冲击表面,既能除锈又能粗化,适合大面积或高强度基材。
粗化处理
目的:增加基材表面粗糙度(形成微小凹凸),通过 “机械咬合力” 提升涂层附着力。
方法:
喷砂:根据基材选择砂粒粗细(如钢铁用 80-120 目,铝合金用 120-180 目,避免过度损伤);
打磨:用砂纸(80-180 目)手工或机械打磨,适合小面积或精细零件;
化学蚀刻:对特定基材(如钛合金)用专用蚀刻液处理,形成微观多孔结构。
二、涂覆工艺:根据形状和需求选择方式
铁氟龙涂料需通过涂覆使树脂均匀覆盖基材表面,常用方法如下:
喷涂法
适用场景:大面积、平面或简单曲面(如烤盘、管道外壁),效率高、易控制厚度。
工具:空气喷涂枪(普通喷枪)或高压无气喷枪(适合高粘度涂料),需调节气压(0.3-0.5MPa)和喷嘴大小(1.0-2.0mm)。
要点:
涂层厚度:单次喷涂约 10-30μm,如需厚涂层(如 50-100μm)需多次喷涂(每次需前一层半干后再涂);
均匀性:保持喷枪与基材距离(15-25cm),匀速移动,避免局部堆积或漏喷。
浸涂法
适用场景:形状复杂、有深孔或凹槽的零件(如螺栓、小型模具),能确保涂层覆盖所有表面。
方法:将基材完全浸入涂料中,缓慢取出,通过重力滴落去除多余涂料,控制沥干时间调节厚度。
要点:
涂料粘度:需适中(过高易堆积,过低易过薄),可通过溶剂调节;
避免气泡:浸涂前需确保涂料无气泡(可静置脱泡),取出时速度均匀,防止带入空气。
刷涂法
适用场景:小面积修补、局部涂层或形状不规则的小件,操作简单但效率低。
工具:软毛刷(如羊毛刷),避免硬毛划伤未干涂层。
要点:沿同一方向涂刷,避免来回刷导致涂层不均或产生刷痕。
其他特殊方法
电泳涂覆:适合导电基材,通过电场使涂料颗粒定向沉积,涂层均匀性极高(多用于精密电子部件);
流化床涂覆:将粉末状铁氟龙涂料加热流化,使预热的基材表面吸附粉末(适合厚涂层需求)。
三、固化(烧结):让涂层形成稳定结构
铁氟龙涂料中的树脂需通过高温烧结熔融,形成连续、致密的涂层,是决定性能的关键步骤:
预热(可选)
对大型或厚壁基材,可先预热至 60-100℃,减少后续升温时的温差应力,避免涂层开裂。
烧结温度与时间
核心参数:根据树脂类型调整(不同氟树脂耐高温性不同):
PTFE(聚四氟乙烯):烧结温度380-400℃,保温 10-30 分钟(厚度越厚,保温时间越长);
FEP(聚全氟乙丙烯):烧结温度260-280℃,保温 5-15 分钟;
PFA(全氟烷氧基树脂):烧结温度360-380℃,保温 10-20 分钟。
升温速率:需缓慢升温(如 5-10℃/ 分钟),避免涂层内溶剂或空气快速膨胀导致起泡、针孔。
冷却处理
烧结后需自然冷却至室温,避免骤冷(如用水冷),防止基材与涂层因收缩率不同产生开裂或脱落。